民间文学类——刘秀在武城的传说
东汉光武帝刘秀,到没到过武城,史上没有记载,从地名传说有四个村子,传同一故事,把刘秀来武城说的活灵活。当年刘秀打了败仗,落难武城,曾经过饮马庄、马粮庄(妈妈地)、见马庄、马言庄。这四个村子恰形成一条西南东北的路线,沿黄河古道而行。由此可推断,传说有一定的真实性。据传刘秀败阵逃到武城,人饥马乏,到一水塘边,马喝足了水跑过后,蹄印即被沙土掩埋,能以行走,刘秀连饿带乏筋疲力尽,摔下马来,昏了过去,多亏一位好心的老太太将他救起,再寻坐骑,已无踪影,刘秀派随从四处寻找,周围全是沙土,连马蹄印都找不到,后来,随从在一个村子里听到了马叫声,急驰过去。村中人对刘秀的随从们讲,他们见一匹马跑进村来,浑身汗水淋漓,累得快跑不动了,想将它抓住,几个人一围上,马便鬃毛炸起,一声长鸣,从人们的头上窜过,扬蹄跑也村外。随从们顺马蹄印急追而去,沿涂打听,村里人都说见过此马,狂奔而去,无人敢靠前。就这样,刘秀的坐骑出了武城。刘秀坐了东汉皇帝,为了不忘这段兵败被追的历史,便把饮马的村子封成“饮马庄”;摔下马的地方封成“马无蹄”;听见马嘶的村子封为“马言庄”;后来,刘秀为了感谢哪位老太太,将“马无蹄”村的土地封给了哪位老太太,免缴皇粮国税,把“马无蹄”改为“妈妈地”。到了清朝中期,该村马延俊、马连杰两兄弟同科中了贡生。恩县知县前来祝贺,言“妈妈地”三个字有欠庄重,说:“有马必有粮”。便将“妈妈地”改为“马粮庄”。除马无蹄的名字改了两次改成“马粮庄”外,其余三个村的名字,沿有至今。
民间舞蹈类——大祁庄地秧歌
大祁庄地秧歌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一舞为主,以唱为辅。集舞唱为一体。一般每年的活动均在春节、元宵节在本村自娱自乐。元宵节前后周边各村均派德高望重三人前往大祁庄约请秧歌队去他村表演。在平原、武城两县流传很广。大祁庄地秧歌仍保留着古代流传下来的蒙汉民共同娱乐的形式,充分显示融合蒙汉一家的民族特点。
大祁庄地秧歌表演上场队员多达六七十人,多数身着明清时的古装,人物极为丰富,个性鲜明。领队(俗称打伞地),手持一把红色伞盖(也叫华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身后是四名武士(俗称打棒地),他们身穿青色打衣、打裤,头扎青巾,额戴镜牌,腰系宽带,足蹬快靴。意为队伍的保护神。但主要起领舞和打场子的作用。他们都要会一点儿武功,一旦场子围的太小了,打伞地将伞向上一指往回一翻。这时四个打棒地就要向前起飞脚,打场了,给秧歌队增添威武雄壮之势。后面跟着四名艳妆女子,意为宫女。宫女后面是四名手持马鞭的鞑靼人,意为元朝的蒙古统治者,身后四名汉族年轻女子(俗称大闺女),意为鞑靼人老婆。后面又有四名女子意为鞑靼人小老婆(俗称二老婆),他均是身着艳妆手持彩绸,在后也是穿长衫戴墨镜手托鸟笼浪荡公子。有打渔公、打渔婆、算命先生、货郎、花郎、猎人、老头、瞎婆、瘸子、傻小子、傻闺女及三教九流戏剧人物等。
表演时,队伍呈两路纵队二人一排,横向交叉来回扭着秧歌步队形有转圆场、直行、二龙吐须。圆场和直行时二人交叉来回走。二龙吐须时打伞者将向上一举在向下往回一翻,四个打棒地一起打一套,飞脚后两队均向外回翻走,总之撑伞者怎样领后面就怎么样跟,什么样的人物做什么样的姿态。傻小子傻闺女在其中插科打混,有时找一陡坡让老头老婆来上。在上坡时燃放烟花烟花,叫做“老头上山”。这时鼓点打的非常急,老头老婆开始上坡越着急越上不去,而且上去还要掉下来。这样反反复复多次,直到观众满意为止,非常诙谐、搞笑。扭完一番队员在休息时间,撑伞者便开始唱秧歌。唱着点所有队员点着谁就唱,会唱什么就唱什么,气氛热烈无不令人拍手叫绝。
手工技艺类——千层豆腐制作技艺
据千层豆腐制作艺人任恩利讲:同样多的豆子比其他村多出三四斤豆腐。武城千层豆腐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豆腐品种,材料和其他豆腐一样也是大豆,前期工序也是浸泡、清洗、磨浆、煮浆、细滤、点浆、蹲脑。唯一不同就在于装包压榨工序。1、浸泡:就是用水将大豆经过浸泡充分吸水,使大豆变脆,便于磨浆;这样对水质就有要求。2、清洗:就是断定大豆浸泡程度,将浸豆水沥干洗净。3、磨浆:就是将泡好的豆子磨成浆。早年人们都用石磨手工磨浆,近年人们改用电磨省了很大的力气。细滤:将磨好的浆通过细纱布过滤,粗的为豆腐渣,细的入锅煮浆。煮浆:确定浓度,开始煮浆,煮浆时防止豆浆假沸,此前必须消泡。点豆腐:将煮好的豆浆淘到瓷缸内,用乳水点制成豆腐脑,豆腐制作的关键就在点豆腐的技术,一是掌握多少,二是掌握时间。装包压榨:首先将一层布包放入四方形的磨具里,将点好的豆腐脑适量装入布包,让后将布包四角折起,把装入的豆腐脑包住,依次在上面叠压布包,一般叠放十余层,然后用重物压榨即可。
武城的千层豆腐质地细嫩,口感好。由于每层厚度仅为三四毫米,层薄有韧性,所以具有炒、炖而不乱的特点。武城的千层豆腐制作工艺具有一定历史,与各地豆腐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特色。
传统医药类——林氏吊斜风膏药
林氏家传吊斜风膏药,起源于清代中期,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鲁西北民间传统医药的杰出代表。此膏药的传承,全靠上一代言传身教,不立文字(以免散失至外人)。全凭继承者的悟性,特别是在制作工艺上,只有通过长期实践的体会和感觉才能掌握,难于言表和形成文字。其膏药的制作工艺流程复杂而精细,历经4-5天才能完成,选料、浸泡、提炼、炼油、下丹、去火毒、储存、启封、摊涂,步步考究,每一个环节均要严格控制质量。“林氏吊斜风膏药”之所以有很好的疗效,熬制方法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配方科学合理,膏药配方主要由防风、白附子、穿山甲、樟丹等40余种中药材组成,其中不乏一些名贵中药。将浸泡后的中药在锅内要经过10多个小时的熬制。熬制好的膏药一般放在水中储存。膏药经过揉搓拉拽后,摊在干净的白棉布上便可以用了。
“林氏吊斜风膏药”在治疗吊斜风(面瘫的俗称)及面肌痉挛中,具有传统膏药的简便、经济、见效快的优点。膏药主要通过穴位渗透吸收,具有袪风散寒,通脉活络,消肿止痛,改善血液循环,能够修复受损的面神经,调节神经免疫功能,重建面神经网络,使面部很快恢复正常功能。治疗无痛苦,膏药使用后洗净不会留下任何药痕,众多患者中尚未发现有皮肤过敏者。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既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男女老幼皆宜。其高超的医术技艺在德州、聊城、河北故城等地可谓家喻户晓。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治愈患者遍及全国各地。
林氏祖传面瘫外治疗法,辨证施治的思想及特效的祖传膏药配方,符合传统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蕴含了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既是传统中医文化精华的浓缩,也是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广泛应用的实例,是对中国传统中医药的丰富和发展,它凝聚着林氏几代药师的智慧和心血,具有深远的科学价值。
传统体育与竞技——南屯戊子门武术
戊子门在武城始盛于清初。过去,有着严格的收徒规矩.一般只授于戊子拳及简单器械,非可遣之材难以学到戊子门的整套功夫,更难学到戊子门的上乘功夫。戊子拳由于注重实际应用,以赢人为目的因而又称黑拳,意思是手黑,专门研究打人招数,讲求出手必胜。戊子拳有三趟戊子拳、五趟单拳(衣衫母、水浒拳、金刚拳、翻拳、黑虎拳)。
戊子门的命名是根据其武术流派的特而定的。从战术上讲,戊子门占据中央戊己土,面对四面八方,以自身为轴,灵活机动,出奇制胜。从健身上讲,成为脾胃子为肾。调全身内气于胃肾,肾为先天之本,肾强则壮.益寿延年。戊子门不同于其他流派的是.少林以刚见长.太极以柔见长。少林讲究力大、劲猛、快速。太极讲究顺其自然.戊子门则吸取两家之长。刚柔相济。少林以拳法为主,太极以掌法为主,戊子门以指力见长。
在器械方面,戊子门比之其他流派也有许多独到之处,戊子门的主要兵器有戊子鸳鸯铖、黑虎枪和四连镗及鱼镰进枪。
戊子拳从招式到练法都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既学习借鉴、贯融了其他武术门类之长,又有一套自己独创的打法。如戊子拳的散打一百零八手,便是以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的名字命名的。从宋江“连珠短打”、卢俊义“散手圈拦”、林冲“顺手摘掌”、柴进“白衫救驾”到燕青“携手八快”的三十六天罡手,都是用天罡之气(阳气)以力降(十会)后半趟的七十二地煞手亦是用梁山七十二个好汉的名字,每人一招命名的,如“朱武大金丝”宣赞“金丝缠腕”裴宣“苏秦背剑”宋清“仙人摘茄”等皆用阴柔之气。
戊子门与少林、太极有着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渊源关系,可以说,戊于门,是在少林、太极的基础上经过创新发展探索出来的一家武术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