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类——抬花杠
“抬花杠”又称“花杠舞”,是由大姑出巡引发的民间艺术活动。流传在山东省武城县以及河北省的栾城、南宫等地。
据老艺人讲,明弘治年间,在武城南屯村东修了座大姑庙,每年四月十八人们抬着花篮到大姑庙前表演,以博得大姑的欢心。“抬花杠”便由此衍生而来。到了清代,抬花杠摒弃了原来的表演方式,形成了以南屯村为轴心的联合抬花杠队伍,抬花杠的舞步、动作及表演套路也进行了规范。其表演形式为两人抬一杠,在同一场地表演最少为四台。特点是,不用手扶,利用头、肩、背,靠颤力变换动作。主要技巧有“头顶、转肩、换肩、转背、颤背、蹲步、挖步、轻步等动作。
1966年,在破四旧运动中,拆除了大姑庙和娘娘庙,祭祀不再。倍受人们青睐的抬花杠又随之与龙灯狮舞等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起出现在春节、元宵等节日喜庆的场合之中,由祭祀专用舞蹈转化为民俗自娱舞蹈,成为了一支民间艺术奇葩。
1979年县文化馆对“抬花杠”进行了调查和搜集,把它从民间搬上舞台,在德州地区文艺汇演中获优秀节目;同年赴省汇演获山东省优秀节目;1984年中国舞协将“抬花杠”录相保存。1992年“抬花杠”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成为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同年在中国沈阳国际民间文化艺术汇演中荣获优秀节目;1996年参加山东省齐鲁民间广场艺术展演,荣获黑牡丹奖。
民间音乐类——运河船工号子
明清两代运河上来往船只络绎不绝,船工号子此起彼伏,打蓬、拉纤、摇橹、撑篙各种号子声响彻云霄,形成了南来北往船如梭,处处欣闻号子歌的热闹景象,武城运河船工号子就是在这运河上被船工们世代传唱下来的。
武城运河船工号子大体分为十一种:1、打蓬号,船只逆水航行时首先要将蓬升起,开蓬时就唱打蓬号。2、打锚号,船只两头都有锚,起船时要先打起锚,这时号工领唱,船工应唱,这就是打锚号。3、拉冲号,船在直行航道中,为使船靠惯性前行,纤夫们要卯足劲前冲一段,这时要唱拉冲号。4、拉纤号,逆水航行时,纤夫要拉纤,一般小船有六、七把纤,百吨位要用十三、四把纤,这时号工要唱拉纤号,起号和行号。5、撑篙号,为使船顺利又快地转入正航,这时号工唱起撑篙号,船工撑起长篙随着号子将船开动,向前撑行。6、撺篙号,因下航时速度较快,为行船安全,必须左右撺篙来应付河道中随时出现的险情,此时唱的号子叫撺篙号。7、摇橹号,在河道直宽阔,水面平稳,此时采用摇橹,唱着摇橹号推动船体前行。8、绞关号,枯水季节,河水浅,此时就用绞关的办法把船拖过浅滩。绞关号就是绞关过程中唱的号子。9、警戒号,主要用于夜晚或大雾天,为防止船与船之间发生危险而唱的号子。10、联络号,与警戒号基本相同,但用途不同,联络号是用于船上船下和船与船之间进行联络用的号子。出舱号,船到目的地,船工舱中卸货所唱的号子就叫出舱号,也叫劳动号子。
武城运河船工号子高亢豪迈,乐谱简练,歌词朴实,旋律上口,充分表现出了勤劳勇敢的武城船工们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60年代初,县文艺工作者根据运河船工号子谱写的武城民歌“唱秧歌”就充分体现了武城运河船工号子的特点。在一九六四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颇受专家与观众的好评,并灌制成唱片多次在电台、电视台播放。一九七八年运河断流后,水运中断,船工号子也随之匿迹。
民间音乐类——武城架鼓
武城架鼓,亦称家鼓,即民间家家都有而得名。据传,明代由于当地连年兵荒马乱,百姓为防御匪患,人们便以鼓示警传递消息。明清时期架鼓在武城开始用于配合“抬花杠”,祭祀保障百姓风调雨顺的“大姑”出巡活动(也称大姑出驾),所以,武城架鼓又称“驾鼓”。至清代咸丰年间武城架鼓又溶入军鼓乐、宫廷鼓乐的演奏套路,使这一以打击乐为演奏方式的民间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二十世纪中期就传唱着一首这样的歌谣:河西高跷,河东杠(民间舞蹈抬花杠),最数架鼓敲得棒,枣木鼓锤举三举,运河浪花唱九唱。
武城架鼓遍及县城周围及县内其他部分村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架鼓不归属于戏曲之类以鼓充当伴奏,而常以鼓手之身为支架,把鼓绑在腰间“架”在腹前敲打演奏。据老人们讲,酷爱架鼓的乡民,从小就注重这方面的训练,没鼓没锤,常常折根树枝当鼓锤,脱下布鞋敲鞋底,学习演打架鼓的鼓点和节奏,等到熟记于心、熟练于手,才有资格成为一名真正的鼓手。架鼓的演打是有一定套路的,在武城尤以刘王庄村和东屯村的架鼓最为著名,成为传承、发展成为武城架鼓的两大支系。
手工技艺类——旋饼制作工艺
旋饼制作历史悠久,源于武城县郭庄村(今故城县建国镇郭庄)。相传,旋饼技术是明初由山西洪洞县移民时流传到武城。明末,闯王李自成进京路过武城时,发现路边席棚内烙制馅饼的工艺稀奇,于是便下马品尝,并大加赞赏,遂依其特点赐名:“旋饼”。据旋饼师傅讲,叫旋饼的依据主要是因饼先是在手中、鏊子上不停旋转,再之,就是具有旋吃旋做的特点而得名。
武城旋饼的制作工艺经过世代传授,工艺日臻完善,风味独特。到了清代中后期,大批旋饼师傅们开始外出赶庙会、串集市,经常到的地方有河北的故城、衡水、冀县、清河、山东的临清、高唐、夏津、平原、德州等周边县市。
做旋饼通常在传统的旋饼棚里。棚口右侧盘旋饼灶,一般采用一洞两灶,前边是铛子,内放若干瓦粒,有盖子,后是鏊子,再后是汆子。把饼先放在鏊子上刷油旋转烙挺,再放入铛子的瓦粒上,盖上盖烘烤,并不时刷油翻个(三翻六遍油),一般三分钟熟一个。武城旋饼大如盘,厚如指色泽黄褐油亮,皮油酥焦脆,馅松软鲜嫩。焦而不糊,嫩而不生。肉肥而不腻,面厚而不粘。兼有焦香、清香、芝麻香的味道。深受食者欢迎。
武城旋饼选料精良,制作工艺独特,旋饼师傅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出了三个著名的旋饼特色品种,即牛肉馅的“雪里红”,猪肉韭菜加鸡蛋的“凤加雪”,猪腔油加冰糖制成的“水晶参”。
2004年,在第二届“山东名小吃”认定活动中,武城旋饼被山东省经济贸易办公室和山东省名吃认定委员会认定为“山东名小吃”。2006年7月,武城旋饼又被授予第三届“山东名小吃”称号。
民间文学类——四女寺的传说
相传,西汉景帝时,此地(安乐镇)有一乐善好施的傅氏夫妇,年届五十,膝下只生四女,皆姿色出众,聪慧过人。因父母无男儿,四姊妹为侍奉双亲,改着男装,矢志不嫁,共祝二老长寿,同时为表心愿,各植一槐,对天盟誓:“槐枯则嫁,槐茂则留”。为争养双亲,四姊妹各暗中用热水浇她人之槐,以期烫死,免得贻误其他姊妹青春。殊不知,热水浇槐槐俞繁茂,结果四女同室事亲,朝夕焚修,日夜诵经,卷不释手,以祝父母长寿,遂修道成仙,举家超升。人去迹存,四棵槐树依然亭亭玉立,于是世人遂改安乐镇为四女树,后人为纪念四女,使其德世代相传,便为其建祠塑像、树碑立传,后又将四女树更名为四女寺,一直沿传至今。关于四女寺的传说另有不同版本,但民间流传最广泛的为此版本。
民间文学类——姑嫂坟的传说
传说,明代武城县祝官屯村,一姓陈的后生娶了本村姑娘孙某为妻,与老母和小妹一家四人男耕女织俭朴度日。新婚不久这后生就被抓丁带走。几年都无音信。善良的婆母让儿媳趁年轻改嫁,莫为关照老少娘俩误终生。媳妇不应,并发誓替夫养老,今生再不嫁人。并劝小妹早日了却终身大事。小妹倍感嫂子疼爱,也决定终生不嫁,陪嫂一生!”。不久,老母病重下世,姑嫂生活愈加悲凉,时受刁民调戏。嫂子再劝小妹出嫁以防不测,小妹执意不从,说:“妹若出嫁,嫂孤身一人更难度日,小妹死也与嫂在一起!”清贫姑嫂相依为命。某日夜晚,一歹徒悄入陈家,欲行欺辱,搏斗中,性情刚烈的嫂子伤了歹徒,歹徒恼怒,刀砍其颈,倒卧不动。搏斗中惊醒小妹,恶徒仓惶而逃。小妹见嫂子被杀痛不欲生,念嫂养育之恩,顾孤女难生,毅然持剪刀刺入己胸。两刚烈良女为保贞操,不受欺辱含恨离世。邻居亲友置两陋棺,含悲将二人合葬一墓。
当地百姓非常敬佩姑嫂二人和睦相处、孝敬老人的美德,怀念两位烈女,或视为圣洁的女神敬仰,至今仍不断暗为其立碑颂德,现姑嫂坟墓前有“烈女之墓”、“淑姬之墓”“万世流芳”“二位仙姑之墓”等碑二十四蹲,并逐年递增。
手工技艺类——古贝春酒酿造技艺
古贝春酒是典型的浓香型白酒,是鲁酒的代表之一,也是北方浓香五粮酒的代表之一,其传统的酿造技艺亦历史悠久,晚清时期武城县南屯村的柴、胡、何、马四家酿酒作坊闻名于当地,在20-30年代,南屯村的于宝星汲取多家酿造技艺使于家酿酒作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了武城规模最大的酿酒作坊。1949年建国以后实行公私合营时期组合起来成为一家,在1958年推行地方国营时正式建立山东武城酒厂(即古贝春公司前身)。数家作坊各取所长,组成一种酿造技艺,当时叫做混蒸杂粮酒工艺,所用粮食有五种:高粱、小麦、玉米、大米和江米。高粱产酒香,小麦产酒糙,玉米产酒甜,大米产酒净,江米产酒浓。五种粮食合理搭配起来,生产出的白酒诸味协调。现将酿造工艺称之为“混蒸混烧跑窖工艺”。其生产工艺特点可概括为“三高、一低、一长”,三高是入池时的淀粉含量高、酸度高、温度高;一低是用糠量低,即熟稻糠的用量低;一长是发酵期长,发酵期达90天。
二00五年38度古贝春酒,在全国浓香型白酒鉴评中被评为第一名,52度古贝春酒被评为第二名;二00六年被中国酒文化专业协会认定为“中国文化名酒”;同年被中国市场品牌战略管理联合会认定为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二00七年被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认定为“山东老字号”。